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世界今日讯!艺术 | 在上海世博馆遇见蕾丝的美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时间:2023-06-03 05:10:53

蕾丝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经常在世博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世界各国之间交流文化、推广传统工艺品和艺术的重要载体。6月2日,由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奇丝妙艺——世博与蕾丝艺术展》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1号临展厅正式开展。


(资料图)

展览分为初现风华、世博与蕾丝、异彩纷呈、传入中国四个板块,对西方时尚中的蕾丝进行梳理,包括家纺、服装、配饰等类别,通过蕾丝的类别、功用、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世博会渊源的挖掘,展示蕾丝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人文情怀,年代跨越18至20世纪。

加布里埃·香奈儿曾说,“蕾丝是能够与大自然造物相媲美的伟大发明,至今人类没有任何一件发明比它更优雅精妙。”有蕾丝风格的纺织品起源古老,但真正意义上的蕾丝直到15世纪才出现,16世纪起在西欧广泛流行,并逐渐传遍世界。在法国时尚文化的推动下,蕾丝从技术到形式都进入了新的高度。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蕾丝技术改革,蕾丝逐渐摆脱了高昂制造成本的束缚,使各阶级的女性都得以使用这种美妙的艺术装点自己的生活。

第一版块为初现风华。据本次策展人之一卫夏明介绍,蕾丝在发展初期,通常采用亚麻线、丝绸,甚至是金线银线来制作,以刺绣编结工艺的特殊形式出现。“随着制作技术的成熟,蕾丝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服饰和家居产品中,因其工艺复杂繁琐,而成为贵族阶层特有的时尚配件。”卫夏明说,从早期强大的西班牙帝国到时尚引领者法国宫廷,蕾丝逐渐成为整个欧洲时尚的宠儿,是一种权利象征。

事实上,蕾丝在早期并不是女性专属。其中一个代表性人物,就是路易十四。他自称“太阳王”,指导人们如何吃、穿、住,以无休无尽的宴会、豪华的舞会、场面壮观的狩猎活动、随心所欲地赏赐来炫耀和显示其无限的权威。在这样一个男性大显身手的时代,产生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强有力的艺术风格——巴洛克。巴洛克服装以男性为中心,在路易十四的宫廷展开。荷兰风时期的男装逐渐取消了拉夫领,被大翻领或折翻的平领、披肩领取代,褶饰被蕾丝取代。“当时路易十四不满蕾丝要从意大利进口,于是大力发展法国本土蕾丝。直至17世纪,法国蕾丝达到鼎盛,甚至超过了意大利。”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中国丝绸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赵帆介绍说。

展览第二版块展出世博会中蕾丝展品图录等,集中介绍世博会与蕾丝的渊源。第一届世博会英国伦敦万国博览会的官方图录中将世博会定义为“世界的工厂”,是举办“最重要商业活动的部门”。世博会本身关乎于各种可能性,打开人们的思想,向公众展示各种奇思妙想。世博会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大规模的综合性展览,它承载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技术成就。蕾丝作为世博会上备受关注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经常被各国作为展示文化和艺术的代表。世博会的举办对蕾丝的发展起到了无可取代的推动作用。

第三板块异彩纷呈,集中展示了各种类别的蕾丝艺术作品,有家纺、服装、配饰等。其中,最瞩目的当属中国丝绸博物馆首次在公众展览中展出的蕾丝藏品。例如以金、银线配以蕾丝技艺制作而成的蕾丝钟形帽。

该藏品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于2014年藏于中国丝绸博物馆。据赵帆介绍,当时欧洲刚摆脱一战的恐惧,大家开始追求男女平等,女性也更加独立。于是就出现一大批女性剪掉长发,齐齐戴上这种钟形帽进行装饰。赵帆说,“此前我们也展出过蕾丝系列展览,但是在配饰这方面比较缺乏。此次为了让藏品更丰富,我们选出了一些配饰展品,如帽子、鞋子、手套等,让观众看到蕾丝的更多面。”

这一板块还展出不少精美的蕾丝服饰,如蕾丝礼服、蕾丝头纱等。据介绍,20世纪20年代探戈、查尔斯顿舞风靡一时,舞者们醉心于这种节奏欢快的音乐。轻薄的面料如雪纺、蕾丝、乔其、双绉,通过舞蹈动作能展现出服装的美感,达到一种飘逸的行云流水的效果。“例如蕾丝晚装廓形是直筒式低腰,下摆拼接增加了裙摆的幅宽,增加穿着者的动感美。在《唐顿庄园》中能找到同款服饰。”卫夏明介绍道。

当中西方交流进一步加深,蕾丝也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被称为“花边”或者“抽纱”。展览的第四板块便着重介绍蕾丝传入中国后的发展。据悉,蕾丝的生产遍及山东烟台与威海、江苏常熟、浙江杭州、广东潮汕等地,并以山东的棒槌花边及浙江杭州的萧山花边最具代表。

其中,萧山花边,又名“万缕丝”“万里斯”,因最初传入的品类为当时的一种“威尼斯蕾丝”,故由此音译命名。1920年代,花边技术从上海徐家汇经商人和女教徒传入萧山坎山。萧山花边以细小的银色绣花针作为工具,用纯棉线编结盘缀而成,又或在棉、麻、丝、化纤等布料上绣花、补花、雕嵌、抽拉制成,多为米色和白色。欧洲蕾丝与中国传统刺绣工艺在萧山花边中碰撞出新的火花。通过不断吸收改进图案设计与工艺技巧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织品。

展厅中,一幅长2.6米,宽1.8米的花卉纹萧山花边台布引人注目。不仅在于它的面积最大,更在于其手艺之精巧。据赵帆介绍,这个展品诞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一共有六七十人,耗时半年参与制作,后由大师缝制而成。”赵帆说,当时的蕾丝都是纯手工制作,被称之为“特重工”。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尾声,主办方还特别设置了“捕梦网”互动区,让观众在此互动打卡。

(文中图片为展览现场,摄影:黄艺芹)

标签: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